> 攻略 > 手游攻略 > 详情

从“恋与制作人”话题阅读量突破4.3亿,乙女游戏的天花板究竟在哪儿?

2024-02-18 02:01:02 | 来源: 互联网整理

编辑|李春晖

火爆才两周时间,《恋与制作人》的粉丝却已经从热恋中的青涩少女变成了忧心忡忡的老干妈。 花了钱又花钱,直到心在流血后,他们开始向“蛙儿子”寻求安慰。 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养男”的热度确实在下降。 “养青蛙”的热度还能持续多久,硬糖先生不敢做出乐观的估计。

从《恋与制作人》这个话题开始,浏览量迅速突破4.3亿,跃升至游戏榜单综合指数第一名。 我身边的小姐妹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开始卸载、卖账号了。 一句“我已经无法养活我的丈夫了,所以徐默和周棋洛现在被出售”表达了很多悲伤和冷漠。 都说男人花钱大手大脚,但女人花钱大手大脚都是狠人。

渡过难关很容易,但赚钱却不容易。 女性对游戏的热度一直在坐“过山车”,比产品圈的直播、社交更激烈,比追星圈的“三月粉”更狠。

乙女游戏的天花板在哪里? 为何底部触底如此之快? 如何延长“丈夫”的生命线? 对于新生的国内乙女游戏市场来说,日本前辈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

代入感极强的快餐乙女游戏

《恋与制作人》在短时间内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 去年12月13日登陆App Store后,两周内就跻身免费游戏前三、畅销游戏前五,压制《王者荣耀》等知名手游。 与此同时,李泽言等游戏角色也被视为现实生活中的偶像,多次登上热搜。

“日销售额突破500万,月销售额预计突破亿元”,立即成为业内传遍的新闻。 一时间,业界将目光和研究聚焦在“云养男”游戏上。

关于乙女游戏,比较官方的说法是,是专门为女性玩家开发的一类游戏。 通过著名配音演员、华丽场景和玛丽苏情节,让女性玩家欲罢不能。 在游戏中,女性玩家可以享受被优质男性包围的巅峰体验。 场景主要是一名女性和许多男性。 玩家不断攻击男性角色。 游戏多为RPG、AVG形式,平台包括PC、PSP等。

在外人看来,这可能是一种耻辱,但一旦进去,那就是另一个世界了。 进入这个世界,沉浸感非常重要。

乙女游戏通常有几个评判标准。 首先是CG是否美观。 这里所说的CG并不是所谓的“五毛特效”CG,而是乙女游戏中出现的静态画面,即剧照,类似于影视作品的剧照。 乙女游戏中的CG通常会表现男女角色之间的身体接触。 虽然有“CG的质量不足以弥补数量”的说法,但高质量的CG仍然可以让玩家更加沉浸在游戏的世界中。

此外,系统体验、策略复杂度等硬件设施,以及剧情质量、剧本完成度、音乐、配音等软件内涵,都是决定玩家对“女主角”感受有多深的重要因素。

以《恋与制作人》为例,四位主角许墨、白起、李泽言、周棋洛的人物造型普遍采用韩剧《孤独灿烂的神鬼》中流行的“超级人物” 。 在建立各自形象时考虑到了“异能”元素,考虑到了各种口味的玩家,将其分为四种设定:霸道总裁、黑幕科学家、超级巨星、帅气特警。

最重要的是,女主角的设定要保持普通人的水平——没有钱,平凡,但有自己的小心思。 我们需要让玩家感觉到,许墨、白起、李泽言、周棋洛口中的“你”似乎都在说自己。 男性角色可以设定在云端,但女性角色必须设定在地面。 《恋与制作人》抓住了这一点。

给游戏带来强烈沉浸感的是模仿短信、通话、朋友圈和公众号的功能。 玩家可以在手机上与“老公”聊天、发短信、互动,还可以和朋友圈互动。 消息甚至会在秒内被标记为“已读”,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了。

快速而强烈的沉浸感让玩家“快速坠入爱河”。 荷尔蒙不断催促他们寻找策略。 忘乎所以的玩家完全沉迷于游戏,通过氪金从角色那里得到更多甜言蜜语。 这比“热爱事业”更好。 “你也能更快地获得满足,这就是‘爱情外卖’。

氪金背锅?

《恋与制作人》的制作公司苏州蝶智是一家在资金方面很有想法的公司。 上一款热门游戏《奇迹暖暖》也因为女性玩家存入的大量资金而在业界名声大噪。 “奇迹暖暖”针对女性爱美、爱收藏的女性。 玩家可以通过花钱给主角穿上更多好看的衣服。 《恋与制作人》遵循乙女游戏的“王道”,从爱情、人际关系方面出发,花钱在“老公”身上也不会手软。

现实中谈恋爱的时候,各种得不偿失的招数、相互试探,有时很麻烦,却收效甚微。 游戏中,无论是与男主解锁“隐藏剧情”,还是聆听霸道总裁的甜言蜜语,甚至一夜达成理想结局,都可以用“氪金”二字解决。

除了这种对玩家赚取金币的“软引导”外,《恋与制作人》还通过让玩家不断操作屏幕完成100个“好人好事”,并增加了一个增加玩家对金币的刚性需求。大量可有可无的地块。 。

只要充值月费就可以获得100个任务? 自动完成; 人物废话? 跳过它。 很多玩家花了几千块钱,最终给了李泽言等人几万块钱,甚至有的声称实际结婚经费花了10万。

与此同时,游戏的操作体验、系统维护以及官方对投诉的回应都未能跟上氪金的大跃进。 投资4万元的“氪金老大”在微博表示,因为自己投资1万元才拿到一张好卡,所以决定用钱解决一切,并在网上公布,让大家看完不再花钱。 金子。

一旦心甘情愿的“献爱心”变成了赌博赚钱,乙女游戏的流行很快就会结束。

如果把握不好资金的把握,就会失去很多粉丝。 跟风和做真正的游戏玩家的区别在于,前者不需要花很多钱,但却是游戏受欢迎的源泉。

游戏本质上是一门平衡的艺术。 如果太轻,就很难与用户建立强烈的情感联系,变现能力也令人担忧。 然而,一味地向玩家索要金钱或时间,很容易变成河里钓鱼。

《恋与制作人》对游戏平衡的把控显然不如它对少女心的精准操控。 在为“重氪”玩家提供贵族VIP服务的同时,却让“轻氪”玩家受冷,游戏体验与“免费卖淫”玩家无异。 这无异于动摇游戏界的“中产基础”。 毕竟,世上哪有那么多氪金大佬?

“我和你是没有缘分的,钱都是靠我来填的。” 一开始可能是个玩笑,但当不满情绪积累起来时,真的会拖垮一款游戏的声誉。 荷尔蒙和金钱都耗尽了,难怪大家都去佛界养青蛙。

日本乙女游戏=游戏界的杰尼斯?

说到乙女游戏,就不得不提到日本。 最初,“otome”一词源自日语“otome”,意思是“女孩”。 日本游戏界的乙女分类从2008年开始全面活跃,近年来诞生了很多长寿的IP作品。 它的发展历程和变现模式或许可以为国内的李泽言提供一些启发。

日本是一个看似压抑的社会,尤其是对女性而言。 回归家庭,照顾丈夫和孩子,是很多日本女性的命运。 为了缓解日常生活中自由度的缺失,一些允许“精神自由”的文化产品诞生了:比如享受后宫的乙女游戏、出轨日剧的爆款、男团市场的杰尼斯、歌舞伎町的牛郎店...

从虚拟游戏,到遥不可及的偶像,到触手可及的牛郎,从线上到线下,为女性压抑性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

可以自己为角色擦汗的乙女游戏

这种社会环境催生的庞大游戏市场在2008年左右成熟,老牌游戏厂商陆续推出新的乙女游戏IP,过往的热门作品也纷纷被重制。 这似乎与我国目前的影视市场类似。

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遥远的空间》已发行13部作品,销量超过70万部,《金弦》也已发行5部作品,销量超过25万部。 他们共同支持这家历史悠久的公司。 《Neo》乙女游戏系列。

此外,新的变现模式也如火如荼地进行。 衍生CD和DVD、外设和线下活动等都表现出良好的势头,并且出现了外设收入与游戏收入相媲美的情况。

但乙女游戏仍然有其缺陷。 它是日本第一家上市的乙女游戏公司。 据其2017年6月发布的财报显示,总销售额约为88亿日元,净利润约为1亿日元,数据出现大幅下滑。

制作日本乙女游戏还不容易吗?

事实上,日本乙女游戏界早就发现,如果不不断推出新作,氪金地位将难以维持。 日本综合娱乐集团Mixi一年只运营2款非乙女游戏,但一年内发布了23款乙女游戏。

女性玩家并不像她们想象的那样喜欢花钱。 这是日本工业界最痛苦的认识。 据日本手机市场数据研究所2011年进行的《女性手机用户对乙女游戏的补偿调查》显示,只有35.5%的人有过花钱的经历。

针对这个问题,业界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诱导玩家继续花钱,比如购买更多游戏;二是诱导玩家继续花钱,比如购买更多游戏。 二是保证周边等其他渠道的收入。

近年来,日本乙女游戏题材也有不少创新,比如推出了硬核路线《Noisy : Otome》。 明明是女性游戏,却有着“以拳论情”的奇怪概念。 不过,只要剧本能够展现出深刻的世界观,拓展玩家的幻想,那就是成功的设定。

另外,声优的力量在乙女游戏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前几年的石田晃、法师总一郎,到如今的岛田信长,不少男声优的人气都与偶像不相上下。 很多玩家与其说是游戏迷,不如说是声优迷。 只要他们喜欢配音,就会立即下单。

最后,不断推出新的衍生品和角色组合,也是日本乙女游戏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男人的游戏,销售音像制品,利用声优的人气举办演唱会、现场配音会。 另一方面,它创造了更多新的角色组合,为痴迷游戏世界的粉丝增加新角色,以增加粉丝对游戏世界的向心力。 。

与《恋与制作人》在微博、朋友圈的疯狂传播类似,大多数日本玩家都会开设自己的博客,利用社交媒体来交流自己的想法。 一款游戏的好坏,可以通过互联网瞬间产生连锁效应。 因此,日本乙女游戏行业也将提高用户满意度作为首要任务。

这些环环相扣的设置让游戏保持新鲜感,延长IP的寿命。 至于乙女游戏运营包围圈逐步收紧、牢牢掌握大批铁杆粉丝的局面,有人称之为游戏界的“杰尼斯模式”。

热门手游排行榜